1931年出生,江蘇省江陰市人。書法家、美術評論家、詩人。
1950年起在《人民畫報》社工作,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、總編室主任、副總編輯并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,享受國務院批準的政府特殊津貼,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。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、副主席、代主席、主席、榮譽主席及藝術品中國榮譽藝術顧問。
1.采用圓形適合樣式,以"交字的篆書為主要設計元素",上部為學院英文名稱"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",下部為學院中文名稱"山東交通學院",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題寫。
2.篆書的外形設計為站立的蓄勢待發的"人",符合中國傳統哲學中"天、地、人"的寓意,下方為一個"U"形,寓大地和航船。人形相較于"U"形意為腳踏實地、頂天立地;航船的意義為厚德載物。
3.圖案亦象征四通八達之道路,突出交通特點與學校特色。
"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"選自中國古代著名經典《大學》,其原文為:"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""古之于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。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。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。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格物而后知致,知致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"
歐陽中石
1928年出生,山東省肥城市人,著名文化學者、書法家、書法教育家。 現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,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館長。同時是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、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、藝術品中國資深藝術顧問、山東省方志館名譽館長。
河北省遵化縣人,1938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,194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先后擔任冀東四縱隊參謀、晉察冀一分區偵察參謀,情報站站長、晉察冀軍分區通訊股長、科長、參謀長、大隊長、皖南軍區偵察科長、干校教育長、教導團團長、農民五師辦公室主任、鐵道兵十一師工程處代處長、鐵道兵第二轉建大隊隊長、交通部濟南汽車機械學校校長、濟南交通??茖W校、濟南交通學校副校長等職,1982年12月離職修養,享受廳級待遇。
作曲家,上海市人。 生前曾任中國交響樂團一級作曲家、享受國家津貼、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、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、中國輕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、音樂生活報總編、民盟中央委員、七、八兩屆全國政協委員。
原名王凱傳。曾擔任北京第三十五中學語文教員,后調任創作室專事歌詞及文學創作,被評定為國家一級編劇職稱,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。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、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。